重阳节 | 九月九,健康长长久久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直到1989年,我国政府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重阳节,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因为唐代皇帝对重阳节的重视超过了南北朝的帝王,所以,在唐朝时期,九月初九重阳被定为法定节日。每逢重阳节,百官沐浴,皇帝宫中赐宴,或去登高宴会、赏菊吟诗。

唐高宗、中宗、肃宗都有过重阳节的诗作。《景龙文馆记》记载,景龙三年,唐中宗在慈恩寺登大雁塔,群臣献菊花酒祝寿。他让每人作同题四韵五言诗一首,先成者赏,后成者罚。此后每逢重阳,皇帝显贵们游幸登高、曲江饮宴赋诗几乎成为定制。

重阳节登高之俗始于西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拔楔登高"(《西京杂记》)。

 

登 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谓登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登高山,登高塔,举目远望,欣赏风景。

 

 

插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本文来源:网络资料,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


广东新政出台,影响所有药企

广东新政出台,影响所有药企


国家医保局,重磅政策要来

国家医保局,重磅政策要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为血友病人生命续航,需要有您一份支持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现任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多次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捐献血浆,并为此作出了表率。


卫伦公司荣获汕头市“2017-2018年度雇主百强企业”!

卫伦公司荣获汕头市“2017-2018年度雇主百强企业”!


卫伦黄锦程总经理被聘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卫伦黄锦程总经理被聘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