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合征——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即血浆总蛋白<60g/L或者白蛋白<35g/L)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血清白蛋白,低蛋白血症指的是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减少。

低蛋白血症的原因 

     低蛋白血症可不是肿瘤科患者专属并发症,消化及肝胆外科患者低蛋白血症在临床上也十分常见。那么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如严重的心、肺、肝、肾脏疾患;消化道梗阻;摄食困难如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胆道疾患、胃肠吻合术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2.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癌或肝转移造成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致使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

3.白蛋白分解代谢的速率增快 

   正常健康人的白蛋白半衰期为(12.5±1.7)天,而感染患者为(8.2±1.4)天。

4.白蛋白分布异常 

     危重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及脓毒症患者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渗漏),血管内白蛋白渗透至组织间隙造成低蛋白血症是主要原因。

5.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反复胸腹腔穿刺放液可经腹膜丢失蛋白质;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可有大量蛋白尿,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消化道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也可由消化道丢失大量蛋白质。

 

     除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外,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氮负平衡使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胃肠道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减少,因而食欲差。疲乏、无力也是常见症状,病人不爱活动,体力下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浮肿的发生与血浆有效渗透压减低有关,浮肿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

如何纠正低蛋白血症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研究中发现,对白蛋白水平≤20g/L者,给予白蛋白可能减少住院28天病死率。必要时,可采用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但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低蛋白血症还可以影响许多疾病的预后,尤其是危重症的预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容忽视。

 

本文转自兰璟生物《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低蛋白血症》,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


广东新政出台,影响所有药企

广东新政出台,影响所有药企


国家医保局,重磅政策要来

国家医保局,重磅政策要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为血友病人生命续航,需要有您一份支持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现任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多次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捐献血浆,并为此作出了表率。


卫伦公司荣获汕头市“2017-2018年度雇主百强企业”!

卫伦公司荣获汕头市“2017-2018年度雇主百强企业”!


卫伦黄锦程总经理被聘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卫伦黄锦程总经理被聘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