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献浆, 挽救生命的两条路径
发布时间:
2019-04-15 08:52
来源:
献血献浆,是不是一码事?
献血献浆,哪一个重要?
献血好,还是献浆好?
......
这里有个“标准答案”
献血献浆,两条途径
01 两种成分
血细胞:是人血中的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还有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呈深红色,共占血容量的40%-45%;
血浆:是人血中的液体成分,呈淡草黄色,占血容量的55%-60%。
02 两种技术
全血献血:俗称献血。采集全血,是直接把人血从捐献者的静脉血管中抽取出来,包含全部的血液成分。由于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90-120天,为保证捐献者安全,献血间隔期为半年,每次可献血200、300或400毫升。
成分献血:主要有献血小板和献血浆两种。与之对应的成分血采集技术主要是把人血抽出体外,在全自动机器中进行分离,同时把最难复原的红细胞还输给捐献者,只采集血小板或血浆成分。相比之下,成分采血技术是一种更加先进的采血技术,不会造成捐献者红细胞的损失。由于血浆和血小板的复原非常迅速(其中,血浆的复原时间仅需48小时),因而成分献血的安全采集量与安全采集频次均可大大提高。其中,单采血浆的间隔期为14天,每次可献浆580毫升。
03 两个直接用途
临床用血:全血,以及采集全血后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来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血,还有通过机采血小板获得的血小板等,可以直接供给临床挽救患者使用。
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单采血浆的直接用途是为血液制品工业提供原料。原料血浆,须经血液制品工业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两步病毒灭活/去除等一系列流程处理之后,才能以血液制品的形式提供给临床挽救患者使用。
04 两种加工方法
临床用血: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分离(Seperate),制成品最高可达“成分(Component)”层级,使用小型设备、实验室加工即可实现。
血液制品:复杂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离(Fractionate,也有“分馏”的译法),制成品深入至“组分(Fraction)”层级,更为基础。必须为之建设严格控制的、大规模的、工艺复杂的专业设施,使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工业化加工。
05 两个适应领域
临床用血:主要用于补充患者缺失的有形成分;
血液制品:既可补充患者缺失的某种蛋白质,还可用于免疫治疗和预防疾病,适应症非常广泛,并且仍在不断发现新的治疗领域。特别是在创伤大出血、罕见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血液制品无可替代。
请注意:二者适应症领域不同,无法相互取代。
06 两套监管体系
临床用血:血液的采集与加工,均由卫生部门监管;
血液制品:血浆采集由卫生部门监管,血浆加工则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
07 两种供给模式
临床用血:政府供给。投资小、建设期短、运营成本低,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营。
血液制品:市场供给。投资大、建设期长、运营成本高,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
-----------------------------------------------
献血、献浆确实有许多不同之处,
然而,从本质上讲,
二者本质上完全相同。
为何这样说呢?
同一来源,同一使命
献血、献浆的起点完全相同——健康人;两者的目标终点完全相同——挽救患者生命。
这意味着,二者没有任何本质不同!
08 同一来源,健康人
更确切地说,不管是全血、血小板,还是血浆,都来自于健康人的静脉血管。
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献血与输血的伦理规范》规定:无论是献血、献浆还是献器官,均必须以医学选择为唯一标准,不允许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健康人,是血液、血浆和器官的唯一来源。
09 同一使命:挽救生命
人血的采集与加工,无论是全血还是血浆,除了挽救生命的使命而外,别无他用。
挽救人的生命,我们从未放弃各种努力。正因于此,人类社会从动物世界中跃升出来。
供应血液和血液制品,挽救每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社会的责任,是国家的使命。 但是,对于每个人类个体而言,血液或血浆是其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是否献血,亦或是否献浆,必须完全真实地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意愿——这就是自愿献血的真实涵义。
事实上,健康人数量总是远大于患者数量。只要有1%的人口自愿献血,有1%的人口自愿献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供给量就能基本实现一个国家的自给自足。
因此,献血献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医学活动,更是一种彰显人性光辉的独特的社会活动!所以说:
虽说是两条道路,献血献浆的本质完全相同——只能始于健康人捐献,终于挽救患者生命。献血献浆都是挽救生命的人类壮举。
献血献浆,两条道路,都是生命礼物!
挽救生命,献血献浆同样光荣!
(本文由血浆联盟整理《献血or献浆,挽救生命的两条道路》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

卫伦生物

卫伦人力资源